今年7月是中國關工委倡導的第4個“青少年黨史學習月”。黑河市各級關工組織高度重視,要求落實中國關工委部署,創新黨史教育方式方法,貼進青少年需求,生動闡述黨的歷史,講好黨的故事,開展好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
“五老”帶頭學黨史。這是今年“青少年黨史學習月”活動的一大亮點。6月23日,五大連池市關工委組織駐會人員、“五老”報告團成員、基層“五老”代表等16名老同志走進東北抗聯博物館五大連池分館,感受東北抗日聯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艱苦卓絕的戰斗經歷、戰斗場面、戰斗成果與歷史功績。在“五老”的影響下,市第一中學等9所中小學的9125名師生參觀東北抗聯博物館五大連池分館、朝陽山抗戰遺址、青山烈士陵園、龍鎮“紅燈記”廣場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重溫抗戰史、感悟民族魂。7月1日,北安市鐵西區關工小組啟動“青少年黨史學習月”活動。轄區“五老”、青少年、學生代表齊聚社區,通過紅色詩歌朗誦、黨史故事互動解讀等形式,感受黨的百年奮斗歷程,深化對黨的歷史認知。7月1日五大連池風景區鄰泉村關工小組組織“五老”登上藥泉山,重走抗聯路,在翻山越嶺的過程中,切身感受當年抗聯戰士在極端艱苦環境下抵御外敵的大無畏精神,以沉浸式體驗傳承抗聯精神。
慶“七一”,學黨史。“七一”前后,全市各級關工組織或主辦、或聯辦、或參與,廣泛開展建黨104周年慶祝活動,感悟黨的百年奮斗史。孫吳縣孫吳鎮關工委組織“五老”開展慶祝建黨104周年系列活動。他們請鎮黨委書記講黨課、重溫入黨誓詞、參觀廉政公園、觀看紅色電影《狼牙山五壯士》等,激勵廣大“五老”堅定理想信念,勇擔時代使命。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品牌、孫吳縣正陽山鄉“五老”工作站的“五老”和鄉里各個時期的老干部、老黨員、老教師、老模范等20余人參加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暨正陽山鄉建鄉50周年慶祝活動,慶七一,6月23日,遜克縣實驗小學舉辦“牢記黨的教導 爭做強國少年”迎“七一”大合唱比賽,全校師生用嘹亮的歌聲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獻上誠摯的祝福。
游基地,學黨史。全市各地充分利用國家、省、市、縣命名的27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等紅色資源,廣泛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嫩江市第三小學關工小組聯合少先大隊,組織學生走進中儲糧北方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發展史展廳,學習老一輩屯墾戍邊的感人事跡,了解我國農業生產的飛速進步和巨大成就。7月4日,愛輝區四嘉子滿族鄉學校關工委組織師生走進黑河市旅俄華僑紀念館,開展“游基地、學黨史”活動,感悟黨在大革命時期通過黑河紅色通道開展革命活動的光榮歷史。孫吳縣教體局關工委組織紅軍小學、第一小學、第二小學、第二中學等校師生參觀孫吳日軍侵華罪證陳列館,深入了解東北抗聯歷史與民族抗爭精神,深刻領悟“落后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
唱紅歌,學黨史。滿懷凌云志,紅歌寄深情。各地關工組織紛紛組織學生唱響紅歌,歌頌黨的豐功偉績,表達青少年對黨的感恩之情。嫩江市各中小學開展“唱響抗日紅歌”主題教育。教體局關工委向全市中小學推薦了“在太行山上”“保衛黃河”“游擊隊之歌”等30余首抗日紅歌。各學校精心挑選紅歌,或教唱,或舉行歌詠比賽,有的還深挖紅歌背后的故事,給同學們講述。“九三”小學、多寶山學校各班級每天都組織學生唱一首抗日愛國歌曲,接受紅色民族精神的洗禮,在歌聲中感悟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從中汲取力量。孫吳縣紅軍小學開展了“唱響紅歌心向黨、紅小少年勇擔當”為主題的教育活動,用歌聲傳遞對黨的熱愛,用舞蹈表達對祖國的祝福。
講故事,學黨史。各地關工組織充分發揮“五老”宣講團的作用,組織“五老”貼近青少年需求,講好黨的故事,講好黨的歷史。嫩江市關工委探索出一種中小學生喜聞樂見的“講述+”的方式,即講述+紅色故事、講述+觀紅色影片、講述+繪畫等。嫩江鎮郵政社區關工小組開展“聆聽戰火歲月、傳承紅色精神”主題教育,特邀93歲抗美援朝老兵孟祥海為青少年講述革命故事。旭光社區“五老”講述紅色故事后,組織青少年觀看電影《志愿軍·雄兵出擊》。7月16日,愛輝區興安街道郵政社區開展了“傳承紅色基因、聚力護苗成長”老兵宣講活動,請“五老”、退役軍人姜濱結合對東北抗聯歷史的多年積累和對楊靖宇將軍殉難地實地考察的深刻體會,宣講抗聯故事,現場的家長和孩子們無不為英雄事跡動容。7月3日,遜克縣實驗小學關工小組“五老”教師開展“共講紅色故事,傳承紅色精神”主題活動。“五老”教師曲娟、石鑫等分別講述趙一曼、吉鴻昌以及時代楷模張桂梅、海軍戰士王偉的故事,生動詮釋了不同時代的紅色精神內涵。
讀紅書,學黨史。在“青少年黨史學習月”活動中,組織中小學生閱讀紅色書籍,成為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嫩江市第一小學、鐵東學校、建邊小學等,組織學生閱讀《小兵張嘎》《雞毛信》《王小二》等紅色經典讀本。一個個精彩的抗戰故事,一個個“紅孩子”保家衛國的英雄事跡,讓愛黨、愛國主義的情感在青少年心中扎根。遜克縣育才社區關工委開展了“同心向黨讀經典,薪火相傳迎‘七一’主題讀書活動。社區準備了《小英雄雨來》《閃閃的紅星》等紅色兒童讀物。孩子們認真閱讀,沉浸在紅色故事的海洋中。
思政課,學黨史。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弘揚偉大抗戰精神,黑河市關工委與黑河學院聯合推出以“銘記抗戰歷史 傳承民族精神”為主題的藝術思政課,全院一千余名師生及黑河市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現場聆聽觀摩。課上,杜英、張萌、何冰三位教師化身歷史講述人,以“九一八”事變、“盧溝橋事變”和“抗戰勝利”關鍵歷史事件為軸,串聯起民族覺醒與抗爭的壯闊史詩。黑河市關工委副主任、黑河學院客座教授曹明龍創作并執導、學校紅映北疆劇社演繹的反映馬占山抗戰的原創舞臺劇《中國抗戰第一旗》把課程的氛圍推向高潮,成為亮點,展現了黑河這片熱土上的英雄氣概與家國情懷,引發強烈共鳴。為加強愛國主義教育,五大連池風景區石龍東社區與第二小學關工組織在學校多媒體教室共上思政課。社區、學校“五老”及全體師生參加,使與會者受到了抗戰精神的洗禮。風景區初級中學“9010”學雷鋒小組開展“追尋紅色足跡,賡續抗聯精神”為主題的紅色思政課,帶領青少年沿著革命先輩曾經戰斗過的路線徒步前進,途中設置黨史知識問答、抗聯故事講解等環節,讓青少年加深對黨史和抗戰歷史的理解。
展藝術,學黨史。展攝影風采,激愛國情懷。黑河市關工委、黑河市老干部服務中心聯合舉辦“黑河城市變遷攝影展”。展出的10余組50多幅攝影作品,是黑河市關工委副主任曹明龍憑著對家鄉的熱愛,50余年來從不同年代、不同視角,用辛勤汗水和相機記錄下來的珍貴歷史影像,反映了黑河的百年風云、滄桑巨變,7月10日,北安市鐵西街道錦安社區關工小組組織開展“青少年黨史學習月”繪畫填色活動。社區關工小組精心設計了黨史宣傳單,涵蓋抗日戰爭時期重要歷史事件、英雄人物事跡等經典紅色形象。一個個蕩氣回腸的紅色故事和有趣的填色畫稿得到了轄區青少年的積極響應,投稿的部分作品還標注了創作心得。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讓青少年近距離感受紅色歷史,傳承紅色基因。
責任編輯:唐子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