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教會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發布日期:2025年06月20日 來源: 遼寧省本溪市溪湖區關工委 作者: 馬婷
“情緒”這個詞語最近很流行。會控制情緒的人都是高手,父母教會孩子做情緒的主人顯得尤為重要。
現在的孩子學習很辛苦,難免會有情緒。以前因為年代的原因,我們好像擁有天然的情緒緩沖能力,面對家長和老師地斥責和懲戒,不良情緒會在放學路上風景里,同學間打鬧之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隨著青少年成長環境的變革,他們放學后更多是車里的嘮叨,封閉臥室和做不完的作業,當負面情緒產生時,他們既沒有釋放的出口,也缺乏傾訴的對象,只能將情緒深埋心底,容易形成情緒內耗,為此,父母要合理引導。
首先,家長要學會合理接納孩子的情緒。既要接納積極情緒,也要接納負面情緒,然后再用良好的方式把情緒釋放出去。假如孩子獲得榮譽,就要獎勵一下孩子,或與家人歡聚分享快樂,讓孩子知道快樂要分享出去才更快樂。如果孩子遇到難事,郁悶的事兒,不要一味阻止孩子不要生氣不要哭,而是告訴他“你不舒服,給你一些時間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現在不想吃飯,那等你餓了再吃。”“這個人太煩人啦,你可以哭,可以跟我們說說這件事兒。”等,讓孩子知道怎樣表達情緒,而不是情緒化地表達。
其次,家長要教會孩子科學地調整情緒。心理學中的“空椅子”療法,4-7-8呼吸法,蝴蝶拍等方式方法都會正確的引導孩子在事件中調控情緒。真心希望孩子的情緒被看見,被理解,被重視,被和解,被愛!
(責任編輯:孫大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