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告狀”成為孩子成長的轉折點
發布日期:2025年06月04日 來源: 遼寧省本溪市本溪縣關工委 作者: 武秀坤
有時家長會接到老師”告狀”孩子,家長若能正確理性應對老師的“告狀”,反而能讓“告狀”成為孩子成長的轉折點。
一、接納情緒,避免沖動反應
當家長接到老師告狀時,可能會感到尷尬、生氣或焦慮,這都是正常反應。但需提醒自己:老師的反饋是發現問題的契機,而非批判家長或孩子。
這時候家長可以先深呼吸,耐心聽,避免立刻在通話中指責孩子,或在老師面前情緒化表態(如 “這孩子太不爭氣了!”)。
二、表答謝意,建立合作基調
即使內心不安,也請先回應:“感謝老師對孩子的關注,我們會重視這個問題,積極配合,與老師一起想辦法解決。
三、了解情況,不偏聽不預設
用開放式問題引導老師描述:“請問今天具體發生了什么?孩子的行為是偶然還是多次出現?其他同學 / 老師的反應如何?”
記錄關鍵信息:時間、地點、孩子的具體行為、老師已采取的措施等
四、傾聽孩子,分析問題本質
選擇平靜溝通,避免劈頭蓋臉質問孩子。可以說:“老師今天提到你在課堂上有一些舉動,媽媽想聽聽你怎么看這件事。”
注意觀察孩子的肢體語言:若孩子緊張、回避,可能存在難言之隱(如被欺負、誤解等)。對比老師和孩子的描述,尋找共同點和差異。
分析問題本質:區分 “行為問題” 還是“成長信號”
通過配合老師,平等溝通,既能幫助孩子改正錯誤,也能增進親子信任,讓 “告狀” 成為孩子成長的轉折點。
(責任編輯:孫大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