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朗誦著這流傳千古的詩篇,我為它那雋秀的意境和優美的音韻所傾倒。我早就盼望看看這座令人神往的江南四大名樓之——黃鶴樓。
我參加了記者團“紅星閃閃”夏令營,終于實現了這個夙愿。
那天,陽光燦爛,我們全體營員乘車來到了蛇山腳下。拾頭一望,黃鶴樓已歷歷在目了。只見名樓踞于蛇山之上,雄峙大江,蛇山上樹林蔥蔥郁郁。在這濃郁的綠色之中,黃鶴樓顯得格外雄偉,氣勢非凡。
我懷著激動的心情拾級而上。山路上,脖子上的照相機不停地“咔嚓咔嚓”,轉眼間,一卷膠卷只剩下了幾張。走著照著,我便來到了黃鶴樓的正門,牌坊上遒勁有力地大書著“三楚一樓”四個大字,溢彩流金,熠熠生輝。站在坊下,巍然聳立的黃鶴樓映入眼簾,樓高數十丈,翼角翻飛,金黃色的琉璃瓦在陽光的照耀下更顯得金碧輝煌。樓臺四周木雕環繞,回廊立著十多根朱漆大樓黃瓦、雕欄、紅柱凌空聳峙著,真乃“江山如畫"呀!
特別引人注目的是樓前的“黃鶴歸來"的銅塑,兩只銅鶴立于一只銅龜背上,銅龜伏在銅座上,伸頸抬頭,做出盛氣凌人之狀,一條蛇盤纏在龜背上,兩鶴一單足獨立,一昂首挺胸,栩栩如生,造型之逼真,可謂是獨具匠心了。
走入樓內,一幅絢麗多彩的巨大陶瓷壁畫展現在我們的眼前。畫面上,黃鶴樓的瓊樓玉字,云霧繚繞,長江之水波瀾壯闊,真是絕妙的仙境。一只黃鶴引頸長鳴,展翅沖向云霄,丹頂朱紅,白羽亮麗。它的背上馱著一位鶴發童顏的仙人。仙人神采弈弈,手拿一根玉笛,悠閑自得地吹奏著,我仿佛聽到那悠揚悅耳的裊裊笛音。樓前,仙女們正翩翩起舞,袖動襟飄。詩人李白身著白衣,高舉酒杯,仰天而立。歡欣的人們擠滿了樓臺,仰望碧空,有的昂首闊步,有的抱拳作揖,各具情態。多么富有詩情畫意的景象呀!
我懷著興奮之情,一氣攀上樓頂,馳目四望,那“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的勝景盡收眼底。鳥瞰武漢三鎮,正是一片勃勃生機。在碧木掩映之中,幢幢高樓鱗次櫛比,條條馬路如網排布,高高的電視塔直聳云霄。看這一派迷人景色,想到神州如今政通人和,百廢俱興,怎能不無限喜悅?江山如此多嬌,這不正是我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蓬勃發展的縮影嗎?
黃鶴,歸來吧!
責任編輯:張勤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