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歲月的長河中,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人永不褪色的精神標識,是激勵一代代人奮勇前行的強大動力。老黨員們歷經風雨,是紅色基因的堅定傳承者與踐行者,他們承載著黨的光輝歷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與深厚的信仰。在新時代,老黨員更應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讓紅色基因在傳承中煥發新的生機,為黨和國家的事業發展繼續貢獻力量。
回望歷史長河,從嘉興南湖的小小紅船到領航中國行穩致遠的巍巍巨輪,紅色基因始終流淌在共產黨人的血脈之中。在烽火連天的革命歲月,無數共產黨員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詮釋信仰。李大釗為傳播馬克思主義,為中國革命事業奔走吶喊,最終慷慨就義;方志敏在獄中寫下《可愛的中國》,字里行間飽含對祖國的熱愛和對革命勝利的堅定信念;劉胡蘭面對敵人的鍘刀,毫不畏懼,從容赴死,展現出“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英雄氣概。他們以堅定的理想信念、無畏的犧牲精神,鑄就了紅色基因的不朽豐碑,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北大荒的開發建設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歷史,無數拓荒者如十萬專業官兵,無數來自各大城市的知青和在座的老黨員、老職工,在這里揮灑汗水、奉獻青春,鑄就了偉大的北大荒精神。黑土地見證了他們的艱苦奮斗、勇于開拓、顧全大局和無私奉獻,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記憶,成為了中華民族精神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這些老黨員就是紅色基因的“活字典”,我們的親身經歷是最生動的教材。從革命戰爭年代的槍林彈雨,到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艱苦奮斗,再到改革開放的波瀾壯闊,老黨員們始終緊跟黨的步伐,用忠誠和熱血書寫人生篇章。他們中,有人曾冒著生命危險傳遞情報,為革命勝利立下汗馬功勞;有人扎根偏遠地區,數十年如一日投身祖國建設,將青春和熱血灑在祖國的山河大地上;有人在改革開放浪潮中敢為人先,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勇闖新路。他們的故事里,鐫刻著對黨的無限忠誠,對人民的深厚情懷,對理想信念的執著堅守。這些珍貴的記憶與精神財富,正是紅色基因最鮮活的體現,值得我們用心聆聽、深入學習。
傳承紅色基因,我們老黨員要做好“傳幫帶”。在思想上,我們應主動分享自己的入黨初心、奮斗歷程,用親身經歷講述黨的光輝歷史,讓年輕黨員深刻理解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通過開展主題黨課、座談會等形式,將堅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傳遞給年輕一代,引導他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老黨員憑借豐富的經驗,能為年輕黨員和群眾提供切實可行的建議與指導。無論是傳授專業技能,還是分享處理復雜問題的方法,我們老黨員們的傾囊相授,都能幫助年輕一代少走彎路,快速成長,讓紅色基因在代代相傳中薪火永續。
在農場發展建設中,發揮我們老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主要體現在我們老黨員對初心使命的堅守。雖然我們老黨員離開了工作崗位,但我們依然心系黨和人民的事業。在社區治理中,我們老黨員要積極參與志愿服務,調解鄰里糾紛,助力文明創建,要成為社區和諧穩定的“潤滑劑”;在農場振興的戰場上,懂農業、愛農場的老黨員要主動為農場發展出謀劃策,利用自身人脈和資源,幫助農場發展出一份力;面對突發公共事件,我們老黨員們要毫不退縮,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離崗不離黨,退休不褪色”的堅定信念。我們以自己的言行,為身邊的人、為青少年樹立好榜樣,激勵著身邊更多人積極投身農場建設。
我們作為一個老黨員在每時每刻要密切聯系群眾。因為中國共產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共產黨員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主動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積極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與群眾打成一片,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及時向農場反映群眾的實際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以真心換真情,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我們一定要按黨章要求我們的去做,牢記自己入黨的誓言,積極參加組織活動,按時繳納黨費,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繼承紅色基因,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是新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和使命。讓我們以革命先輩為榜樣,傳承紅色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積極主動作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書寫屬于共產黨員的壯麗篇章,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永不褪色 。
此外,全社會也應積極營造尊重老黨員、學習老黨員的良好氛圍。各級黨組織要關心關愛老黨員,切實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實際困難,讓他們感受到組織的溫暖。同時,通過多種渠道宣傳老黨員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讓紅色基因融入社會的方方面面,激發廣大群眾愛黨愛國的熱情,凝聚起推動社會發展的強大合力。
紅色基因是我們黨永葆生機與活力的源泉,老黨員是傳承紅色基因的中堅力量。在新時代的征程上,期待老黨員們繼續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讓紅色基因在傳承中不斷發揚光大,激勵更多人堅定理想信念,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責任編輯:孫大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