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在黎明時分都顯得淡然,直至一輪火紅的朝陽跳出云海,一切才真正有了生機與活力……
您在“東方之子”中的出現,您那鏗鏘有力的話語,您那身樸實的軍裝已經在我的腦海中成了永恒的雕像。
時常憶起您,時常將您當作自己心中的朝陽。您總是在我失意和受到挫折的時候出現,您用您的光輝給我燃起了勇氣,您用您的溫暖給我升起了希望,我已完全沉漫于那片朝陽的燦爛中。
在北京,我們極有幸地見到了您,雖然聯系人和警衛都把交談的時間死死地卡在20分鐘,但我覺得親身感受朝陽20分鐘的光芒,比世界上什么樣的感受都暢快。
踏進古色古香的客廳,一種濃郁樸質的氣息便彌漫于我們的周圍,我們被房內雅致的陳設所吸引了。那時您坐在沙發上,像是在等待著我們的到來,我們感到受寵若驚,紛紛向您問好,只聽您一一作答:“好!好!……”那聲音是那樣的親切,又是那樣的有力,讓人沒有一絲感覺眼前是位鬢髯花白的老人。初次與您見面,心中不免有些慌,但您那溫和的話語驅散了我們心中的緊張;您樸實無華的著裝使我詫異又驚喜起來,那頂草綠色的軍帽似乎是您平淡卻偉大一生的光輝寫照,那身筆挺的綠色軍服是您一生熱愛革命的體現,而那雙黑布鞋又是您一生坎坷的縮影。一個老將軍,著裝卻如此樸素,委實讓人納悶,但我們看到這樸素中透射出的那線光芒,我們便會情不自禁地打心眼里佩服,您不愧是我們心中的朝陽。
我們請求您給我們小記者提點寶貴的要求:“做小記者,一要知識豐富,二要善于照相,三是身體好。”您誠懇地回答說:“知識要豐富,就必須多閱歷,頭腦要靈;小記者要善于照相,就得多練、多拍;身體好可不簡單,你們看,這是我的理解。”您指了指墻上那幅運筆灑脫的書法作品,上面寫著:“生命在于運動,鍛煉能抗百病。一看落款竟是您自己,我便又不解起來:您這樣大年紀怎么還能執筆瀟灑自如呢?您好像一下子看出了我們的心思,說:“寫東西就要天天練,我這96歲的老頭兒每天都要寫,筆不離手,就不會生。你們看我這身體、精神怎么這么好?就是我天天都步行10至15里。生命旺盛,工作才能出成績嘛。”我心悅誠服了。“你們小記者還要任勞任怨、謙虛謹慎地完成任務,什么事都不能敷衍。前段時間我和上海的小朋友就是步行300多公里去延安的,300公里還難不倒我……”為了實現和聯系人及警衛許下的諾言,采訪交談不能超過二十分鐘,我們不得不抱歉又滿懷遺憾地打斷了您的話。我們請您給我們記者團留點勉勵的話,您應允了,便起身去拿筆,幾個小記者慌忙去扶您,您一揮手。沒想到您的步伐竟是那樣的穩健,一點也顯不出96歲老人的跡象來。我便在心中默念著您寫下的話:“生命在于運動,鍛煉能抗百病。”
趁您去拿筆的機會,我如饑似渴地欣賞著房內各幅書法作品來。“勵精圖治”也許是您寫給自己的要求,運筆異常的果斷,充滿信心和力量,相信您也一定是這樣做的;斗大的“奮斗”二字赫然闖入視野,給人以莫大的鼓舞。看著,我心中就有了一個無形的有力的種子在鉆出泥土,生根、發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您就以毛主席的詩句自勉自勵……
有人推推我,我才從這書法境界中醒過來,原來我們要向您告別了。當我們跟您握手道別時,您緊緊地握住我們的手有力地搖了搖,這力霎時變成了一種激勵……
孫毅爺爺——我們心中的朝陽!
責任編輯:張勤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