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啟恒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工程院僅有的六個女院士之一,她1934年出生于陜西榆林,1952年赴莫斯科留學,1959年獲得莫斯科化工機械學院自動化專業研究生部工程師稱號,1963年獲技術科學副博士,,1979年獲副研究員稱號,在美國CWRU大學任物理系教授,1983年任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所長,1988年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
面對這常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榮譽和學術地位,我們不禁被杰出的成就深深折服。胡啟恒是怎樣走進科學殿堂的呢?當她聽說我們小記者想讓她講講自己的成功的秘訣時,沉思了片刻,深有感觸地說:“是書,還是書。”
“是書?”我們并不十分驚訝,書是知識的源泉,是科學的港灣,胡啟恒深情地回憶起自己的童年往事。那時候,她的哥哥經常念書給媽媽聽,書中描述的美好世界和故事深深吸引著她幼小的心靈,也埋下了她愛讀書的種子。從此,她開始讀一些小畫書、小人書。給她印象最深的是一本《愛的教育》,從一個小故事中,她明白了父母對兒女的慈愛,朋友之間的關懷,人類之間的愛心,為她一生對愛的理解打下了基礎。然而第一次讓她體味到學習樂趣是一本英文版的書,出于好奇,她開始自學英文。
我們坐在胡啟恒身邊,覺得她那雙大眼睛很和藹有神,她幾乎是用一種陶醉的目光在憧憬生活。胡啟恒講,她從未感覺到學習是一種負擔和痛苦,她說學習是一種快樂,是世上最快樂的事。她學習的特點就是全神貫注。她說只有全身心投入到所從事的工作中去,才會獲得最大的成就。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是在學習中培養起來的。她特別喜歡新的知識,喜歡挑戰性的工作。
胡啟恒說她一直在研究和探索科學,自己的一生也是伴隨書本度過的。但她說小時候并沒有立下很大的志愿,在學習中也沒有心想超過誰,只是一心沉浸在自己的書本里,一步一步向前走,前方的臺階在延伸,走了六十多個春秋,回首往事,才恍然發現自己已經站在很高的位置上了。
透過胡啟恒奶奶眼角布滿的魚尾紋,我似乎看見一個扎著羊角辮的小姑娘,手里捧著一疊厚厚的書本向我們走來。
責任編輯:唐子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