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甌海區各社區關工委依托暑期“假日學校”平臺,精心打造了集理論性、實踐性、趣味性于一體的紅色教育載體。多個社區以“紅色教育”為主線,通過開展理論宣講、國防教育、手工實踐等多元化活動,讓紅色基因浸潤童心,既在寓教于樂中激發青少年愛黨愛國情懷,又引導他們自覺傳承紅色精神,爭做新時代接班人。
紅色課堂鑄魂育人,厚植愛黨愛國情懷
多個社區聯合高校志愿者團隊,以互動式課堂激發青少年愛國熱情,讓紅色教育更接地氣、更入人心。南仙社區開展“紅色七一·薪火相傳”主題活動,通過講解建黨歷史、學唱紅歌、制作革命火炬等環節,讓青少年在沉浸式體驗中感悟紅色精神。企業社區則通過國旗知識講解、抗日英雄王二小事跡講述等,將理論學習與情景互動結合,在孩子們心中播下愛國、奮斗與傳承的種子,為“小候鳥”們帶來了一場深刻的紅色精神洗禮。
國防教育凝心聚力,榜樣力量激勵成長
東甌社區聚焦國防教育,以榜樣故事激發青少年報國之志,邀請黨的十九大代表、區關工委副主任宋玲華開展“心懷國防夢 爭做好少年”主題宣講,通過講述錢三強、鄧稼先等科學家的感人事跡,引導青少年銘記歷史、學習榜樣,并鼓勵他們從強健體魄、傳播正能量等小事做起,為國防事業貢獻力量。活動在“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集體宣誓中推向高潮,進一步增強了青少年的家國意識和責任擔當。
實踐體驗薪火相傳,紅色文化浸潤童心
部分社區關工委創新活動形式,讓紅色教育在動手實踐中更加生動鮮活。鏡湖社區開展“迎八一·紅色人偶”手工活動,通過觀看紀錄片、講述革命故事、拼接軍人玩偶等環節,讓青少年在創作中感受軍人風采。明甌社區則以“童心向黨,紅色啟航”為主題,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講解愛國知識,并指導孩子們制作國旗升降臺、愛國貼畫等手工作品,讓紅色精神在潛移默化中扎根心田。
甌海區“假日學校”以“紅色教育+”為主線,通過校社聯動、資源整合,打造了集思想性、趣味性、實踐性于一體的特色課堂,實現了紅色教育的創新表達。這一系列活動的開展,不僅豐富了青少年的暑期生活,更在他們心中播下了愛國愛黨的種子,為培養新時代接班人奠定了堅實基礎。
責任編輯:唐子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