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已悄悄過半,江蘇省太倉市“七彩的夏日”未成年人暑期系列活動還在正如火如荼地開展。孩子們在豐富多彩的文明實踐活動中堅定理想信念、弘揚傳統文化、增長知識見識、塑造陽光心態,度過一個安全、充實、快樂、有意義的暑假。
今年暑假里的天氣持續高溫,面對這么極端的天氣, “扎染是色彩與色彩的交匯,是扎法與染法的碰撞……”日前,“跟著非遺去研學”之巧妙的扎染藝術之旅活動在鄭和紀念館舉行。活動中,工作人員詳細講解了扎染的起源、發展歷程以及制作方法,并提前準備好各種扎染工具和染料,帶領孩子們動手實踐。
繩結系出巧思,染料暈染驚喜,藍白漸變、花紋交錯的作品成為夏日靈動的彩色風景。經過浸泡、渲染、沖洗等步驟,一條條層次分明、花樣豐富的扎染手帕呈現在眼前。孩子們開心地展示著作品,交流著創作靈感,一片歡聲笑語。大家在提升動手與審美能力的同時,還沉浸式感受到中國非遺技藝的藝術之美。
據了解,為豐富廣大未成年人的暑期生活,太倉市團市委和各級關工組織充分整合資源,依托各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校外教育輔導站,精心組織策劃非遺課堂、閱讀分享、科普講座、文藝展演等70余項貼近實際、內容鮮活、形式新穎的“花樣”文明實踐活動,助力“七彩的夏日”多姿多彩。太倉市關工委“五老”講師團的35名成員,肩負著培育下一代的歷史擔當,迎高溫、冒酷暑,開著私家車、電瓶車走進全市61個校外輔導站及40個暑托班,為青少年開展黨的創新理論、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等宣教活動,運用講師課堂武裝頭腦、紅色基因厚植理想信念根基,引導青少年永葆愛國情懷、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心,積極把紅色基因與時代融合,努力將革命薪火代代相傳。累計授課650多堂次,接受教育青少年達20000多人次。
推出“場前三分鐘”文明實踐微課示范項目是今年暑假的創新,各地校外輔導站精心打磨防溺水自救、食品安全鑒別、電梯安全常識3門樣板課程,配套制作22個簡明易懂、警示性強的安全教育視頻,利用活動開始前三分鐘的時間讓安全知識深入未成年人心中。活動主要分為“古韻流光·傳統文化浸潤”“紅韻傳承·崢嶸歲月追憶”“智海揚帆·科技前沿探索”“澄波映澈·心理健康護航”等9大主題。其中,“古韻流光·傳統文化浸潤”共有29項活動安排,該主題不僅活動數量最多、覆蓋面最廣,而且最受孩子們的歡迎,每場都人氣爆棚。
責任編輯:張勤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