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小記者們,我們坐在一起。也沒有什么好的招待你們,便吃吧。這都是大別山的地方土特產。”一位穿著黑皮夾克的叔叔熱情地對我們這桌的幾個小記者說。“你們大老遠來到六安,下午還要去金寨采訪,多吃點,,吃飽啊!”這位叔叔接著又關心地說。
席間,這位叔叔親切地與我們交談,并且不時夾些菜放進我們的碗中,叔叔的熱情都讓我們感動。望著這位叔叔,我倍感親切,于是信口同他閑聊了起來。
叔叔說:“徐州是個好地方,早年去過一次,只是沒能逗留”。我笑著說“叔叔下次再途經徐州,一定要到我們那玩幾天呀!我們歡迎您到徐州作客!”叔叔爽朗地笑了:“就沖著你們這些可愛的孩子,我也一定到徐州去作客!”說著,叔救又夾了幾塊肉給身旁的小記者,并叮囑我們要多喝點雞湯……
我咽下一口香美的菜,問叔叔是管什么工作的,叔叔笑著說:“我負責公路建設的。”我脫口而出:“對,要想富,先修路,公路建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啊!”然后又同這位和藹的叔叔聊起了皖西的風俗人情,叔叔問我們為什么冬天挺進大別山,我說因為大別山是革命老區,來這里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看看老區人民的生活狀況,再者冬天才能更好地鍛煉自己呀!
在邊吃邊聊中,叔叔說他也有一個女兒比我大兩歲,叔叔還給我們說了一些有趣的事。比如,下大雪后能抓住山雞啦!如何做豆腐蝦啦!在這種歡快的氣氛中,我們都吃得飽飽的。
出餐廳時,帶隊老師同這位叔叔握手說話,叔叔很高興地說:“今天的午餐,同小記者們一起我吃得特別開心。”
叔叔要先走了,他說希望我們以后再到皖西六安市來,我揮手對叔叔說再見。
事后,張老師問我知不知道這位叔叔是誰,我詫異地反問:"不是修路的嗎?!”張老師搖搖頭:“他是六安地委常委、秘書長周富如。”“啊?”"一瞬間,一股暖流涌上心頭,沒想到這位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叔叔竟是一位大官,絲毫沒有官架。
席間的談笑、夾菜、詢問、交流等情形一一浮現在我眼前。我想以后我不管走到何方,都難以忘卻這份情,這份淳樸老區人們的誠摯!
責任編輯:張勤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