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工社會工作是在關工領域開展的社會工作,主要指由“五老”人員和關工志愿者以社會工作專業手法為服務對象開展的以“五教五助”為主題的愛心奉獻活動。本文選取學校關工社會工作的一個案例,分享關工工作的專業化之路的點滴心得。
一、案主背景:
小恒,六年級,算上大伯家,他兄弟姐妹6人,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小恒排行老三。父母及大伯夫婦外出打工,孩子們所有開銷幾乎都由爺爺奶奶承擔,爺爺奶奶常以顧不過來為由,逐步放松了對他們的管束。小恒學科成績班級中等偏下,他個頭壯碩,又活潑好動,還偷偷抽煙,讓班主任及科任老師很頭疼。有段時間班主任實在是沒有辦法,不得不叫來他的奶奶。奶奶和駐校關工志愿者閆老師是同鄉,便懇請閆老師出面作擔保人,幫助小恒在校學習。
背景分析:小恒的家庭社會生態不夠和諧,家庭合力不足。作為最強支撐的父母常年在外,孩子的開支還由爺爺奶奶出,爺爺奶奶的無力感無形當中會傳導給孩子,致使孩子很難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取向,因此對孩子開展的服務切入點難以從其家庭開始,只有另辟蹊徑。
二、服務開展1——談心
大課間六年級周老師帶小恒過來,顯然又犯錯了。小恒一進門就淚水蓮蓮的。
志愿者:你因啥哭呢?委屈?憤怒?悔恨?還是....
小恒:丟人
志愿者:喲,知道丟人,這說明還有救,我答應做你擔保人還是值得的。那你回去把上次咱們談話時到現在這段時間里你認為丟人的事寫寫,把你做的好事也寫寫,完成后交給周老師,拍照發給我看看。
小恒:(點點頭)
志愿者:現在哪科能聽懂呢?
小恒:(毫不猶豫地)語文!
志愿者:那好,這里正好有個征文“快樂六一,濃情端午”,你看看怎么過好最后一個兒童節,畢竟明年你就13歲了,該過青年節了。回首過去,與懵懂的你告別,展望未來,六一后開啟一個新的篇章。
小恒:(點點頭)
活動分析:這是班主任把案主轉介過來并尋求幫助的一次服務,志愿者找到切入點,不僅以同理心與孩子共情,還從優勢視角避免一味批評,既要求寫出“丟人”的事,也要求寫出“好事”,同時以孩子的“強”學科語文為突破口,讓孩子寫一篇征文參與比賽,給孩子賦能。
三、服務開展2——資源鏈接
第三節課后恰巧小恒語文老師從關工委門前過,志愿者看到后喊住了她。
志愿者:楊老師,請你幫個忙。
楊老師:啥忙?你盡管說。
志愿者:你是小恒的語文老師吧?剛才找他談話,問他哪科能聽懂時,張嘴就說語文。親其師,受其道,說明他認可你,你能走進他的內心里去。
楊老師:還行吧,語文上次考80多分呢。
志愿者:平常你是怎么幫助他的呢:
楊老師:我上課都是把他叫到前面坐,防止他走神或者和別人說話。下課也和曹老師找他聊天,告訴他我兒子和他大小差不多,也很調皮,但該學習時不含糊。說話小恒都聽,答應的也很好,就是不太能管住自己。
志愿者:(給她講了大課間談話的事,講了他的家庭背景)希望你能幫個忙,咱們聯手,做個個案,看看可能讓他有點改變。
楊老師:好的,我下午就找他,先從寫征文開始。
活動分析:這次通過偶遇獲得的資源,既是志愿者視聽敏銳的專業素養的表現,也是通過給語文老師增權強能,甘做人梯、甘做叫花子的關工情懷的展現。
責任編輯:唐子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