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礦業集團神源煤化工關工委部分“五老”參觀渠溝抗日紀念館
發布日期:2025年08月11日 來源: 安徽淮北礦業集團神源煤化工 作者: 何茂好
8月11日,安徽淮北礦業集團神源煤化工關工委組織“五老”代表走進渠溝抗日紀念館。斑駁的展柜與泛黃的史料,將86年前的血色記憶重新推至眼前。這場穿越時空的凝視,既是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的深切紀念,更在無聲警示:國恥不容忘,吾輩當自強。
紀念館的陳列,正無聲訴說著1938年5月那場慘絕人寰的屠殺。日軍第九師團的鐵蹄踏碎皖北渠溝村的寧靜,刺刀與烈焰吞噬了264條生命,32戶人家從此絕戶,七百余間房屋化為焦土。這片曾被鮮血浸透的土地,成為侵華戰爭暴行最刺目的罪證之一。
“每一件展品都是‘活著’的證人?!变P跡斑斑的農具、布滿彈孔的棉襖、幸存者染血的血衣……這些靜默的證物,讓歷史有了可觸摸的痛感。1988年,渠溝慘案死難者公墓被列為淮北市級文保單位;2007年,侵華日軍渠溝大燒殺紀念館在此矗立,將民族的創痛轉化為永恒的警示坐標。
當“五老”們駐足于遇難者名單墻前,空氣凝重如鐵。一位老干部輕撫展柜玻璃低語:“這不是故事,是祖輩用命換來的教訓?!奔o念館內仿佛回響著歷史的哭喊與烈火噼啪聲,亡魂的低語穿越時空——和平從來不是上天的恩賜,而是先烈以血肉澆筑的豐碑。
血寫的歷史啟示錄
八十年光陰流轉,未能沖淡渠溝的創痛,反而在歲月沉淀中淬煉出更為清醒的民族自覺。這場穿越血火的紀念,讓“五老”們重新確認:銘記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民族脊梁注入鈣質。當紀念館的燈光照亮墻上的彈孔,照亮的更是前行的路標——唯有時刻保持自強的警覺,方能在歷史的驚濤中,守護這來之不易的和平方舟。
責任編輯:張勤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