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晨南村關工委,心理療愈志愿者老師權昉老師以一本《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為鑰匙,開啟了轄區青少年的心靈成長與閱讀探索之旅。四期精讀活動層層遞進,不僅讓孩子們愛上閱讀、養成良好閱讀習慣,更在文字與交流中實現自我治愈,悄然緩和了親子關系,用文化的力量為青少年成長注入溫暖動能。
以書為媒,播撒閱讀習慣的種子
“這本書里藏著每個人尋找夢想的故事。”活動伊始,權老師便以生動的解讀,打破孩子們對“閱讀”的刻板印象。四期精讀中,她帶領青少年從“初讀故事”到“精讀細節”,再到“聯系自身”,逐步引導大家沉下心感受文字魅力——不僅梳理牧羊少年的冒險脈絡,更鼓勵孩子們復述打動自己的句子,分享對“夢想”“堅持”的理解。
不少原本“坐不住、不愛讀”的孩子,漸漸養成了閱讀的習慣。“以前回家就玩手機,現在會主動翻書找故事里的細節,還會跟我分享牧羊少年遇到的挫折。”一位家長驚喜地發現,孩子不僅閱讀興趣濃了,還學會了在書中思考,閱讀習慣的種子在潛移默化中生根發芽。
以讀療心,書寫成長治愈的歷程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關于挫折、勇氣與自我認知的內容,成為權老師開展心理治愈的切入點。四期活動對應青少年成長的四個階段:從“認識自我”引導孩子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到“面對挫折”鼓勵大家像牧羊少年一樣不放棄,再到“尋找方向”幫助迷茫的孩子明確目標,最后“擁抱成長”讓孩子們學會肯定自己的進步。
9歲的小城曾內向敏感,通過oh卡牌進行潛意識探索并積極參與圓桌思辨討論,在討論“牧羊少年為何不放棄寶藏”時,他輕聲說:“我也想像他一樣,不怕考試失敗。”在權老師的引導和同伴的分享中,小城逐漸打開心扉,不僅主動交流學習中的困惑,還在活動最后寫下“我要做自己的‘牧羊少年’的成長感悟。像小城這樣的孩子還有很多,他們在書中找到共鳴,在交流中釋放情緒,完成了一場溫柔的自我治愈。
以文聚力,緩和親子關系的溫度
活動還特別設置“親子共讀分享”環節,邀請家長參與其中。權老師通過oh卡牌陣引導家長和孩子一起探討書中“家人與夢想”的關系,鼓勵孩子向家長表達內心想法,也讓家長傾聽孩子的成長困惑。
“以前總覺得孩子不懂事,讀了這本書才知道,他也有自己的‘小夢想’。”一位家長在分享時紅了眼眶,她坦言,之前因孩子成績問題常發生爭執,而這次共讀讓她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不少家庭在活動后,開始堅持“親子共讀半小時”,孩子愿意和家長聊書中故事,家長也更懂孩子的內心,原本緊張的親子關系,在書香浸潤中變得愈發溫暖和諧。
晨南村關工委四期精讀活動雖已落幕,但《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帶來的影響仍在延續——晨南村的青少年們帶著閱讀的習慣、治愈的力量繼續成長,親子間也多了一份因書而生的理解與默契。權老師用文字為橋、以文化人,不僅點亮了孩子們的心靈,更讓書香成為晨南村滋養青少年成長的獨特養分。
責任編輯:唐子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