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上午,杭州市關工委副主任吳春蓮、曾東元,市關心下一代基金會監事鄭柯荊,市關工委辦公室主任姚遙等一行來臨安區調研指導關心下一代工作。區關工委常務副主任翁東潮,區委組織部副部長、老干部局局長、區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壽屹峰,區衛健局、錦南街道負責人陪同調研。
銀伢和樂 其樂融融
——走訪蘭錦未來社區
調研組走進錦南街道蘭錦未來社區,實地了解該社區聚焦“一老一小”核心需求、搭建“長者育幼、幼伴長者”共融場景的創新舉措。作為浙江省示范引領型未來社區,蘭錦社區以鄰里中心為核心載體,一方面打造無憂學徑路、四點半課堂等兒童友好空間,為青少年營造安全有趣的成長環境;另一方面創新“銀發關愛”機制,積極聯動關工委力量,廣泛動員老專家、老教師、老文藝工作者等“五老”組成銀發志愿團,依托四點半課堂、假日學校等平臺,為孩子們提供手工、書法、太極、乒乓球等傳統教育及興趣課程,同時聯合老年社團開設老少共學課程,形成老幼同樂的和諧氛圍。調研組指出,該社區以“一老一小”融合服務為特色,為“雙齡共養”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樣板。
傳承文化 育德潤心
——走訪上畔書畫院“五老”工作室
走進上畔書畫院“五老”工作室,調研組見證了文化傳承與青少年教育的深度融合實踐。該書畫院自2011年建成投用以來,在工作室負責人、“五老”徐玉文的帶領下,利用雙休日及寒暑假,免費為本村兒童及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開設美術、書法、民樂等傳統文化課程,極大豐富了青少年課余文化教育。此外,工作室還創新活動形式,舉辦上畔村十大文藝秀才評選、農民畫展等特色活動,并連續十五年開展“七歲開蒙禮”儀式,幫助孩子們樹立文化自信、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調研組高度評價“五老”們的無私奉獻,認為其不僅為青少年成長搭建了優質平臺,更豐富了“文化養老”的內涵。
守護心靈 筑夢未來
——走訪區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基地
調研組在臨安區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基地,詳細聽取了全流程閉環心理健康服務模式的介紹。該基地于2023年8月正式揭牌啟用,依托“天目心晴”平臺,整合衛健、教育、關工委等多方資源,內部設置心理診療、心理咨詢、VR疏導、心理測量、情緒宣泄等十余個專業服務科室。目前,基地配備3名專職工作人員、21名心理咨詢志愿者及13名心理援助熱線志愿者,并專門組建潤心護苗“五老”工作室等志愿服務團隊,每日常態化開通心理援助熱線,提供線下診療與咨詢服務;每月還組織親密關系建設、家長課堂、社區心理講座等主題工作坊,構建起“社會—家庭—個人”三位一體的服務網絡。調研組對該閉環關愛模式表示肯定,希望“天目心晴”平臺持續發揮全區心理服務主陣地作用,護航青少年陽光成長。
調研中,市關工委調研組對我區關心下一代工作給予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認為臨安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定位精準、舉措扎實、特色鮮明、成效顯著:既立足基層實際,精準對接青少年教育、健康、文化等急難愁盼;又打造了蘭錦未來社區、上畔書畫院等一批可復制的特色陣地;同時充分發揮“五老”作用,聯合多部門形成上下聯動的工作合力。下一步,希望臨安區關工委進一步深化陣地建設,優化功能布局并推動資源共享,打造臨安特色品牌矩陣;創新“線上+線下”融合服務模式,借助數字化手段增強工作實效;及時總結提煉成功經驗,加強宣傳交流,為全市關心下一代工作提供有益借鑒。
責任編輯:唐子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