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韻青春,薪火相傳一江蘇省鎮江市京口區健康路街道夢溪社區關工委少年與書畫的暑期之約
發布日期:2025年08月25日 來源: 健康路街道關工委 作者: 陸路 王洪生
雖過立秋,天氣依然炎熱。8月24日,江蘇省鎮江市京口區健康路街道夢溪社區關工委、健康路街道文化站聯合鎮江老年書畫協會夢溪書畫社,奏響了一曲“薪火相傳·墨韻青春”的暑日樂章。這場專為青少年打造的活動,讓筆墨丹青的芬芳浸潤了整個暑期,也讓中華民族的書畫文脈在七彩夏日中大手與小手的交握中悄然傳承。
活動現場,夢溪書畫社的老師們早已備好筆墨紙硯,以“大手拉小手”的姿態,將對書畫藝術的熱愛與執著,化作耐心的教導傳遞給孩子們。他們不僅帶來了十把精心繪制的扇子及6幅書畫作品,作為禮物贈予到場的少年兒童,更俯下身來,手把手地指點孩子們運筆、調色,從線條的勾勒到色彩的暈染,每一個細節都傾注著用心。
市老年書畫協會的“京江十姐妹”的余月梅、崔永勤、高慶老師,以蒼勁有力的筆觸示范書畫,筆墨間,是歲月沉淀的從容。83歲的孫中教少年寫字,孫秀華老師及張年喜、李蘭珍等老師則圍在孩子們身邊,一筆一劃教大家畫荷花——筆尖輕點,便是含苞待放的嬌羞;濃淡暈染,便見盛開時的清雅,栩栩如生的荷花仿佛從紙上探出了夏日的清涼。不止于此,雍容大度的牡丹花也在孩子們的筆下綻放,層層花瓣間似有暗香浮動,正如老師們所言:“畫花如做人,既要懂色彩的搭配,更要學花的風骨。”
這場書畫活動為青少年的暑期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老師們用數十年的藝術積淀,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通往傳統美學的大門。他們不只是教孩子們畫好一幅畫、寫好一個字,更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著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為他們日后深耕書畫藝術、傳承文化根脈打下了未來的基礎。當孩子們舉著自己畫的花鳥畫、山水畫,握著剛寫好的書法“安樂”篆體作品露出笑容時,這個暑期便有了特別的意義——墨香暈染的不僅是紙張,更是少年們的心田;薪火傳遞的不僅是技藝,更是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力量。
責任編輯:張勤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