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江蘇省宜興市萬石鎮的江蘇省華東石材市場匯聚了全國20多個省、市地區的1300多家石材經銷商常年駐場經營,在各級各類學校就讀的“新石代”學生有近千人,針對從業人員整天忙于事業打拼,顧不上子女日常教育的現狀,江蘇省華東石材市場構建以黨支部為堡壘的學校、家庭、社會的關愛網絡,錨定“創業”“紅色”“成長”三大教育,不斷深化校外輔導站活動,為“新石代”“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以涓涓關愛情,打造擔當新時代重任的超燃“新石代”。
“創業教育”勵志為先。
萬石人以“石破天驚”的膽識,從創辦江蘇省華東石材市場之初,堅守吃盡“千辛萬苦”的韌勁,以“千言萬語”的誠意,不畏“千難萬險”的勇氣,踏遍“千山萬山”的執著的創業精神,到發揚擁抱新時代“千變萬化”,匯聚“千姿萬態”石材,經受市場大潮“千錘百煉”,迸發“千軍萬馬”闖市場的活力,吸引了全國20多個省的石材客商前來創業,實現了從“萬石糧倉”到“萬石之都 ”的華麗嬗變。黨支部、關工委緊緊抓住“石”自身特色,以石載道、以石育人,組織參加校外輔導站的各族“新石代”,參觀市場黨建展廳,理解市場發展歷程,感受“四千四萬”創業精神,請市場客商面對面暢談創業歷程,開展大手牽小手勵志活動,激活“新石代”繼承和弘揚“石”一樣堅毅品格,克服困難勇毅創業,擔當新時代重任向未來。
“紅色教育”鑄魂為本。
組織“新石代”走進閔惠芬藝術館、戎耀證章館、戎歌如故廣場等紅色教育實踐基地,緊扣紅色本質,開展豐富多彩紅色教育活動。榮耀證章館陳列了1500多枚軍功獎(勛)章、300余份獎證和近500份相關展品,“每一枚勛章,每一張證書,都是崇高榮譽,也是崢嶸歲月的見證,使我們的心靈受到洗禮。”“新石代”聽著證章館創辦人湯建平的講解后動情地說道。在戎歌如故廣場,感悟楊繼忠少將從潛水兵成長為基地司令的立志報國情懷,激發了“新石代”的愛國主義磅礴動力,爭當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棟梁之材。
“成才教育”超燃為要。
黨支部、關工委注重為“新石代”成才提供智力支持,依托市場黨群服務中心,創設讀書角,開展征文比賽,“五老”和大學生志愿者“面對面”“心貼心”為“新石代”提供學業輔導。考上清華大學服裝設計專業的學姐黃馨茗現身說法,為學弟學妹們助威鼓勁。她還從清華大學發來視頻,期待大家學業進步。
當初轉學來的“小石娃”在學習時遇到困難時,積極配合學校,由班主任、學生干部和市場“五老”帶著他一起參觀“石娃苑”少年宮,開展“創意石畫,展現才藝”主題活動,引導他們以“石”的堅毅品格,迎難而上沖出困境。
黨支部、關工委組織經營戶子女新錄取的“新石代”大學新生,舉行以“石韻青春 筑夢同行”主題的座談活動。向與會的20名準“大學生”贈送書籍,頒發獎學金。他們踴躍發言,分享閱讀書籍及感悟,思想的火花不斷碰撞。準“大學生”們紛紛表示:“萬石是我的第二故鄉,自己將奮力遠行,學好專業本領,為宣傳善美萬石奉獻聰明才智。”
責任編輯:唐子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