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邳州王杰烈士陵園,很高興見到了王杰搶救的12位民兵之一、當年民兵地雷班班長、活著的王杰式英雄、當代保爾,最美“五老”李彥清老人,我們見縫插針采訪了他。
李老您好,今年是王杰英勇犧牲60周年?
是的,我們的王教員、好班長王杰壯烈犧牲60年了,60年來王杰一直活在我心中,無時無刻都在懷念他,緬懷他,敬仰他;我在不斷地學習王杰精神,傳承王杰精神,踐行王杰精神。
李老,王杰英勇犧牲60周年,請您再給我們回顧一下王杰撲向炸藥包的英雄壯舉?
我永遠也不會忘記一九六五年七月十四日,王杰同志為了掩護我們十二位民兵的生命撲向炸點,壯烈犧牲。譜寫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壯麗贊歌。一九六五年七月,我們民兵班來了一位王教員,大家都很高興,王教員為人謙和,做事認真,酷愛讀書,鉆研技術,訓練時一絲不茍,大家在王教員帶領下,不怕酷暑炎熱,刻苦訓練,通過多天的模擬訓練,掌握了埋地雷爆破技術。決定7月14日進行實彈爆破,王教員非常謹慎,試暴前自己先在玉米地進行兩次試暴都很成功,覺得很有把握了,就把我們叫來圍城一圈,挖好小坑,把炸藥慢慢放進去,小心謹慎地往里邊填土。突然,拉火拴意外自行引爆,點燃了導火索,直冒白煙,眼看就要爆炸,怎么辦?排除故障來不及,把炸藥包抱起往外扔來不及,讓大家撤離更來不及,在這千鈞一發之際,王杰大喊一聲“閃開!”奮不顧身撲向炸藥包……震天撼地的巨響,23歲的英雄逝去了,在場的12名民兵安然無恙,那天我永遠不會忘記,王杰精神時刻鼓勵著我前進。
您的眼睛雙目失明,是為搶救一位女民兵,請您講講搶救女民兵的事跡好嗎?
1973年5月20日,徐州地區舉行民兵精英大比武,8年前的情景再一次重演。在帶領戴莊民兵進行地雷實爆比賽中,一位民兵沒有經驗,把“椅子雷”埋成了“啞雷”,“啞雷” 變成了速爆雷,為了救護一名女民兵,毅然獨自排除啞雷,結果意外發生,雙目失明,我用同樣的方式救下了一條鮮活的生命。是王杰掩護了我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這次又是黨救活了我,使我死而復生,獲得了第三次生命,被國家認定為一等傷殘,從此我由一個正常人變成一個傷殘人,由一個能看書看報變成了眼前漆黑的盲人,面對重重困難,是克服他還是屈服他?克服它就戰勝勝之,屈服他就要怯爾退之,我如何把不利變為有利,把壓力變為動力,把失望變為希望呢,那就要有決心和信心。
雙目失明后您是怎樣克服困難,踐行王杰精神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堅持天天收聽廣播,使我知道國內外大好形勢和本地新聞;堅持寫書信寫調查報告,經過好長時間,一只耳朵聽收音機,了解上面政策和情況。一個耳朵聽群眾,了解下面情況。堅持向媒體投稿,有的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新華日報》,中央電臺、省電臺采用,八三年被評為全國“五好家庭”家屬,曾90多次出席國家、省、市、縣代表會、表彰會。九三年出席全國第二屆殘疾人代表大會,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
60年堅持宣傳踐行王杰精神,到學校、機關、部隊,作王杰事跡報告3900多場次,聽眾達近300萬人次。為集體和群眾家庭積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爭取天天有事做有活干。如:為生產隊拔秧、割麥子、捆稻、扎把子、理草、打草苫子、搓粗細繩、三股繩、兩股繩、共計40多萬米,為集體為親鄰節省了大量的人力,這樣既鍛煉了我的雙手,也磨煉了我的思想意志。
李老您已86歲高齡了,晚年還有什么打算?
身殘志不殘,跟黨永向前,王杰兩不怕,時刻記心間,只要氣還喘,還要繼續干。
責任編輯:唐子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