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家庭經濟困難,我高中三年每年都會收到和平軍休爺爺奶奶的愛心資助。這份跨越代際的溫暖,讓自己深深感悟,當年爺爺奶奶是保家衛國的戰士,用責任擔當守護家國安寧;如今脫下軍裝,依然用愛守護著我們這些追夢少年。今后自己一定守住對知識渴望,用更加優異的成績報答爺爺奶奶的關愛”。這是今年以優異成績被北京理工大學錄取的天津市耀華中學高三畢業生李宜廣,8月8日,在和平區軍休所舉辦的“軍休爺爺奶奶送你上大學”歡送儀式上,發出的肺腑之言。
紅色基因代代傳,銀發丹心護新苗。和平區軍休干部自2001年發起捐資助學活動,至今已累計捐款200萬余元,資助的400多名品學兼優相對困境生100%考上大學。連續24年被市、區評為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德資雙助”做法被國家關工委肯定推廣。從2010年開始,軍休所關工委每年8月,都要為受助考上大學的學子舉辦“軍休爺爺奶奶送你上大學”歡送儀式。
上午9:30時,活動準時開始,這是和平軍休關工委第15次舉行儀式,為寒門學子筑夢啟航。和平區退役軍人事務局主要領導、區教育局領導,區軍休所主要領導,市軍休關工委領導,區關工委領導、區教育局關工委領導,軍休老干部代表,受助學生代表,教師、家長代表,共同見證這場紅色精神與青春夢想的深情對話。
區退役軍人事務局黨委書記、局長路明對今年如愿考上大學的同學表示祝賀,勉勵同學們牢記求知成才、服務社會的使命,學有所成,以優異的成績回報社會、服務人民、報效祖國。路局長表示,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深化“教育局+軍休所+學校”三方聯動,讓每個寒門學子都能在愛的陽光下成長。持續擦亮“德資雙助”紅色品牌,打造從“家門”到“校門”的全鏈條幫扶體系,激活精神富礦。組建“銀發講師團”,讓軍休干部的革命故事成為青少年成長的鮮活教材。
軍休干部為今年考入高校的受助學生佩戴紅花,贈送行李箱,親切叮囑大家勤奮學習、報效祖國。區教育局副局長馮耀忠、關工委副主任宋玉珠,軍休所關工委主任趙玉森、關工委德育組組長寧殿瑛先后進行情真意切、語重心長發言。受助學生表示:將牢記軍休爺爺奶奶的囑托,以優異成績報效祖國,以感恩之心接續接棒。
責任編輯:唐子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