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陽市關工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念好“學、思、干”三字經,將黨建引領與關心下一代工作統籌謀劃,促進黨建紅與關工志愿紅同頻共振、深度融合。
“學”字為先,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理論是行動的指南。開設關工行走課堂——送黨的創新理論進基層。市關工委堅持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關心下一代重要指示批示、黨規黨紀等,高站位領會工作要求,提高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五老”下基層宣講常態化、制度化。2024年,全市關工系統僅組織宣講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1350場次,“五老”和青少年聽眾達20萬人次。
“思”字為要,用正確的思維蓄勢賦能。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市關工委鼓勵廣大“五老”學思踐悟,把所思所悟轉化為解決問題的答案和方法,轉化為推動工作的路徑和舉措。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關心下一代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辦國辦《意見》等,先后組織了理論研討會、“主任論壇”、基層調研等活動,不斷提高謀劃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2024年,市關工委領導班子走訪基層關工委68個,面對面交流“五老”近萬人,形成優秀調研成果15篇,有效激勵了各級關工委和廣大“五老”破題和解題,為實干和奮進奠定思想基礎。
“干”字為實,用務實的作風推進發展。立德樹人,教育關愛青少年,是關工委的職責所系,價值所在。阜陽市關工委狠抓五教統籌,在傳承紅色基因工程和“五老”關愛工程上用心用情用力。2024年,全市關工思想道德教育宣講1394場次場次,受教育青少年48.7萬人次;法治教育宣講1352場次,受教育41.4萬人次;文化教育舉辦第四屆“閱讀伴隨我成長”征文演講比賽活動,參與青少年22.4萬人次;科技教育受益青少年達 13.8萬人次;“五老”開展家教受益家長10.3萬人次。全市各級關工委積極開展助學、助困、助孤、助殘、助業和愛心幫扶活動,切實為困境青少年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去年全市8個縣市區共動員234個企業、2189 名個人捐助善款939.26萬元,幫助8343名困境學生。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助力鄉村治理工作取得長足發展。全市1972個村(社區)實現村村建立“‘五老’調事工作室”。關工組織建設和宣傳工作先人一籌,爭先進位,全省關工委現場會議在阜陽召開。“數字關工”品牌成功做法與典型經驗在全國關工委工作會議上作了介紹。
(責任編輯:孫大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