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謝靈運公園內,甌海區一群佩戴紅領巾的“小小講解員”正用稚嫩而熱情的聲音,帶領游客們開啟一場跨越千年的詩意之旅。作為“我為謝靈運代言”文化研學活動的核心成員,這些小講解員們通過生動的講解、趣味的互動,讓謝靈運的山水詩文化“活”了起來。
從聆聽者到傳播者:小小講解員的成長之路
在謝靈運紀念館內,孩子們首先以學習者的身份聆聽專業講解員的介紹,深入了解謝靈運的生平、詩歌創作及其與溫州的文化淵源。隨后,他們化身“小小講解員”,通過培訓掌握講解技巧,并用自己的語言向游客講述謝靈運的故事。一位小講解員興奮地說:“以前只在課本里讀過謝靈運的詩,現在我能把詩里的山水和甌海的美景聯系起來,講給更多人聽!”
趣味互動:讓古詩“動”起來
場館外的研學活動更是創意十足。在“詩歌偵探”游戲中,“小小講解員”們引導參與者分組投擲骰子,根據線索在展板上尋找對應的謝靈運詩句。“曉霜楓葉丹,夕曛嵐氣陰”等名句通過游戲變得朗朗上口。孩子們不僅快速記住了詩句,還學會了結合自然景觀解讀詩意。一位參與活動的家長贊嘆:“這種形式太棒了!孩子玩得開心,還不知不覺背了好幾首詩。”
多元表達:畫、寫、拍、演謝公風采
除了講解,“小小講解員”們還通過繪畫、寫作、攝影和情景劇等形式多角度展現謝靈運文化。有的用畫筆描繪詩中“池塘生春草”的意境,有的撰寫短文抒發對山水詩的理解,還有的穿上古裝演繹謝靈運尋訪山水的故事。這些作品在研學活動中展示,進一步擴大了文化傳播的感染力。
通過“小小講解員”的帶動,謝靈運的山水詩從課本走向生活,成為孩子們可觸可感的身邊文化。活動不僅提升了青少年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化素養,更讓他們在親身參與中建立起對本土文化的認同與自豪。一位小講解員贊嘆道:“我現在覺得謝靈運的詩離我們很近,甌海的山水就是他筆下的風景!”
未來,隨著研學活動的持續開展,這支“小小講解員”隊伍將成為傳播甌海文化的新生力量,讓謝靈運的詩意足跡繼續在新時代熠熠生輝。
責任編輯:唐子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