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晨華社區關工小組青少年民族團結手工制作
發布日期:2025年08月12日 來源: 晨華社區關工小組 作者: 蔡玉盈
為進一步增進轄區青少年對各民族文化的了解,厚植民族團結情懷,廣西柳州市城中區潭中街道晨華社區關工小組于8月8日,在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開展了系列暑期青少年民族團結手工制作活動。通過民族迷你服裝制作、繡球制作、石榴籽掛畫制作等豐富形式,讓孩子們在動手實踐中感受民族文化魅力,播撒“民族團結一家親”的種子。
民族迷你服裝制作,老師通過圖片展示和生動講解,向孩子們介紹了蒙古族、維吾爾族、藏族等多個民族服飾的特色,每一件服飾背后都蘊含了不同的民族文化與民族智慧,讓孩子們聽得入了迷。隨后,老師發放了民族迷你服裝制作材料包,里面有剪刀、膠水、模具和各式各樣的民族服飾款式布料,每一位小朋友都化身“小小設計師”,在老師的指導下動手制作迷你民族服裝。小朋友們邊做邊交流,專注的眼神中充滿了對民族文化的好奇與熱愛。不一會兒,一件件形態各異的迷你民族服裝新鮮“出爐”,盡顯各民族風情。
繡球制作,“哎~什么水面打筋斗咧,什么水面起高咧……”熟悉的旋律響起,活動一開始,老師先播放了經典電影《劉三姐》中拋繡球的片段,小朋友們被劉三姐的聰慧和繡球傳遞的美好情誼深深吸引。“繡球是我們廣西壯族的傳統手工藝品,最早是用于傳情達意的信物,后來逐漸成為象征吉祥如意、團結友愛的吉物。”老師結合視頻片段,向孩子們介紹了繡球的歷史文化。講解結束后,繡球制作環節正式開始。小朋友們領取材料包,跟著老師學習繡球制作,當一個個飽滿圓潤、色彩斑斕的繡球在手中完成時,孩子們臉上洋溢著成就感。
責任編輯:張勤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