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外”身份下的“滿分”奉獻 ——記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綏芬河市關工戰線的銀發追光者徐景財
發布日期:2025年05月08日 來源: 黑龍江省綏芬河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作者: 于洋
在百年口岸綏芬河,總能看到一位步伐略顯遲緩卻眼神堅毅的老者。他穿梭于校園社區、奔走在街頭巷尾,以筆為戈、以鏡頭為劍,默默耕耘在關心下一代事業的宣傳陣地上。他就是擁有30多年黨齡,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綏芬河市關工委的專職“編外”宣傳員——徐景財。
自投身關工委宣傳工作以來,徐景財秉持 “用文字和鏡頭展現關工工作美好” 的信念,在無薪資報酬的崗位上堅守了十余年。為了將綏芬河關工工作中的感人故事傳遞出去,他從零開始學習電腦打字、視頻拍攝剪輯。他每天天不亮就出門,輾轉于學校、社區與機關之間,采訪、寫稿、投稿,忙碌不停,常常撰稿至凌晨;為了拍攝出優質的視頻,他甚至自掏腰包購置設備。
十余年間,他累計發稿1000余篇,以平民視角挖掘出一個個動人故事,讓綏芬河的關工事跡走出小城,傳播到更廣闊的天地。
今年五一過后,徐景財接到兒子讓他去天津幫忙照顧孩子的電話。他背上電腦就踏上了行程,被老伴和兒子笑稱“扛著電腦看娃的關工人”。在異地他鄉,他白天悉心照料孫輩,到了夜晚,待孩子入睡后,便伏案工作。將責任與熱愛扛肩上。
徐景財的無私奉獻與敬業精神收獲了廣泛贊譽,牡丹江市關心下一代宣傳工作先進個人、“龍江好人”、省優秀社區志愿者和全省道德模范等榮譽紛至沓來。在綏芬河關工戰線上,他以持之以恒的堅守、不求回報的付出,詮釋著 “五老”的無私與擔當,如同一面鮮艷的旗幟,迎風高高飄揚,永不褪色。
責任編輯:唐子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