繽紛暑期,快樂學習;實踐課堂,AI賦能。7月 5日,南通市關工委與南通大學人工智能與計算機學院合作,以“美育AI 創想無界”為主題,為青少年量身定制,組織開展了一場人工智能培訓活動,孩子們以虛擬彩筆繪出絢麗畫卷,以創意設計比拼賦詩譜曲,使“學習課堂”瞬間變成了“才藝秀場”。
AI 繪畫,開啟藝術新視界。志愿者閔捷先通過一個繪畫體驗活動—“魔法橡皮擦”,帶領孩子們體驗并領悟AI繪畫的奧秘,講解AI 繪畫的原理。志愿者提問:“在我們用彩鉛覆蓋自己的畫作階段,這是用到了什么原理呢?”孩子們紛紛舉手回答,現場氣氛熱烈。
接著,志愿者李梓鳴和嚴瑤用AI技術,對小朋友的畫作進行二次創作:“這幅畫是根據大家所畫的畫生成的,但比我們自己想象的還精彩!”固然,那 AI 繪畫作品色彩豐富、細節精致,仿佛有著生命一般,孩子們好奇的目光里漾開漣漪,贊嘆不已。
AI 古詩詞應用,領略傳統文化魅力。志愿者讓孩子們讀一首最欣賞的古詩詞。一位同學舉著稚嫩的小手說:“王之渙的《登鸛雀樓》”他十分流利地背出來:“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話音剛落,視頻很快就生成了。隨著志愿者的介紹,孩子們看到了 AI 根據古詩詞意境生成的視頻,那視頻中的“白日、河流、樓房、高塔”等意境,仿佛躍然紙上,看得孩子們直拍小手。志愿者順勢啟發大家:科技能讓藝術創作更便捷;創意可以無邊界。孩子們在活動中讀懂了藝術與科技的融合,將會產生意想不到美妙效果。
AI 作曲,奏響創意樂章。“同學們想聽歌曲嗎?,AI 作曲家可以幫你作詞譜曲呢!”接著,志愿者隨意問一個同學,想寫一首什么樣的歌曲呢?有個孩子說:“古韻,柔婉,浪漫,細膩”。話音剛落,AI 作曲家根據孩子的要求,分析旋律,創作歌詞,譜好曲子,然后精準地演奏出美妙的樂章。更神奇的是,AI 作曲家還能與孩子們合作創作歌曲。在演示中,孩子們輸入“歌曲、歡快、流行”,AI 立刻生成了一首歡快的流行歌曲,小朋友們都感覺非常神奇。通過 AI 作曲,孩子們不僅學會了如何利用現代科技來創作音樂,還深刻體會到了科技與藝術結合的魅力。志愿者總結道:“AI 不僅可以幫我們創作音樂作品,還可讓我們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
AI美育應用走向國際舞臺。“同學們想不想知道AI在國外發展如何呢?”講解員話音剛落,留學生志愿者Waminy Banze便走上臺來。她向同學們介紹的AI皮膚檢測儀可以掃描皮膚,“看,它能當‘超級皮膚偵探’呢!”現場響起一片驚嘆。“AI還能幫科學家研發洗發水配方,就像調飲料一樣調配成分”,她補充道。大屏幕上,AI生成的圖片和視頻引來陣陣掌聲。Waminy最后說道,“相信不久的將來AI會走進大家生活的每個角落。”這番分享讓同學們對人工智能科技的未來充滿期待。
下課鈴聲已響許久,但孩子們仍然圍著AI 繪畫設備、AI 作曲軟件,遲遲不愿離開,他們好奇地問這問那:機器人會幫我解數學難題嗎?機器人能幫我寫一篇作文嗎?機器人會幫我們做飯燒菜嗎?形形色色、稀奇古怪的問題,一串一串地冒出來,弄得志愿意者們應接不暇。在場的市關工委副主任黃鶴群連連點頭,有感而發:“培訓活動激發了孩子們的好奇心,給他們埋下了科學的種子。相信這一粒粒種子必將生根發芽,長出參天大樹,我們的未來大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