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關工委小海燕記者團尋訪抗戰足跡||讓歷史昭示我們(二)
發布日期:2025年07月08日 來源: 徐州市關工委 作者: 陳曉
她們說:“看到那累累白骨,激起了我們對日本侵略者的強烈憤慨;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了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好,絕不讓歷史的悲劇重演。”
在河北冉莊地道戰遺址,在村口那個掛著大鐘的老槐樹下,小記者們采訪了當年的婦救會會長張景芝老奶奶和鉆地道打鬼子的老游擊隊隊員張德林爺爺,張景芝當年懷著身孕還帶著婦女們給前線戰士背去吃的、用的以及槍支彈藥,這位親手挖過地道,打死過十幾位鬼子的老奶奶見到這些活潑可愛的孩子們非常高興,她激動地唱起抗戰歌曲,聽厭了“劉德華”“ 郭富城”流行歌曲的小記者們被這樸素無華的曲調,充滿了信心和力量的歌詞深深吸引住了,大家不住地叫好,拍紅了手掌。縱橫交錯的30華里的冉莊地道像一座地下迷宮,小記者們興致勃勃的鉆進地道,他們覺得自己仿佛是在和當年的游擊隊員們并肩作戰。
狼牙山,英雄的山。小記者們不怕炎熱,登上了狼牙山,在英雄五壯士跳崖的蓮花瓣峰,小記者們獻上親手采集的野花編成的花籃,面對跳崖處莊嚴宣誓:“繼承先烈遺志,建設強大祖國”。
在北京,盧溝橋橋畔。撫摸著那些曾飽經炮火的石獅子,小記者們感慨萬分,孟黎黎說:“這是歷史的遺跡,我們要銘記歷史,迎接挑戰,開創未來。”;感情豐富的陳曦在日記中寫道:“血河、尸山、淚海,是閃電、是鐘聲。激醒沉睡的石獅,猛醒,大睜火炬的眼睛……”
讓盧溝橋上那些石獅作證吧,我們小記者的眼里分明正迸射出憤怒,他們的拳頭攥的很緊很緊!
責任編輯:唐子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