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至27日,黑龍江省關工委副主任王慶江、城鄉組副組長尹慧峰一行深入大興安嶺地區調研。調研組先后深入大興安嶺地區加格達奇區和呼瑪縣開展調研。
6月23日下午,調研組首先觀看了由大興安嶺地區關工委組織的“五老”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匯報演出暨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啟動。
隨后,深入加格達奇航空護林站站為省關工委授予的“全省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揭牌,到大興安嶺地區公安局關工委警娃活動室和“五老”工作室實地調研。
6月24日上午,省關工委副主任王慶江,省關工委城鄉組副組長尹慧峰一行深入加格達奇區實地走訪基層站點,調研指導關心下一代工作。地區關工委常務主任岳君,加區區委常委、組織部長萬茹華等陪同調研。
省調研組先后深入加區九千三社區“五老”工作站、放學來吧、鳳蘭讀書室、雁翔“五老”工作室、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詢室,衛東派出所關愛工作站、“紅旗紅課堂”高丹“五老”工作室,加北鄉黨史館、加北司法所關愛工作站等地開展調研,實地了解各陣地在青少年思想教育、法治宣傳、心理健康服務、文化學習等方面的工作開展情況。
調研過程中,王慶江對加格達奇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加格達奇區充分發揮各方力量,打造了多個特色工作平臺,工作亮點突出、成效顯著。希望今后能進一步整合資源,發揮“五老”優勢,推動關心下一代工作再上新臺階。
6月24日下午,大興安嶺地區關工委召開加格達奇區、公檢法司關工委工作匯報會,省關工委副主任王慶江、省關工委城鄉組副組長尹慧峰參加匯報會。
6月25至26日,省調研組一行,深入呼瑪縣調研指導關心下一代工作。地區關工委副主任曹國志、副縣長蘇曉丹參加調研。調研組先后深入呼瑪鎮榮邊“法制村”、西山口“德治村”,呼瑪縣綜合實踐學校、正棋邊境派出所“瀛月工作室”、呼瑪一小、毆浦鄉三合村“三合網紅工作室”、白銀納鄉“桃芳工作室〞等地,詳細聽取呼瑪縣關工委負責同志對基層關工委組織建設、青少年關愛幫扶、實踐教育基地作用發揮等情況的實地介紹。
調研期間還召開匯報會,聽取縣關工委及各相關單位工作情況的匯報。調研組對呼瑪縣關心下一代工作給予充分肯定,認為呼瑪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關心下一代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關注熱點、主動作為,積極探索適合關工委工作特點的方法路徑,豐富了活動載體,不斷提升關心下一代工作活力。并希望呼瑪縣各級關工委組織要充分發揮“五老”優勢作用,在抓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留守兒童關心關愛工作中獻智出力,教育引導青少年健康成長。
27日上午,大興安嶺地區關工委召開大興安嶺地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匯報會,地區關工委副主任曹國志做工作匯報,地委副秘書長姚占軍代表地委講話,地區關工委常務主任主持會議。省關工委副主任王慶江一行參加匯報會并講話,提出五點要求。
一是大興安嶺地區關心下一代工作抓住了根本。重點是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指示,各級關工組織堅持“領導班子帶頭學、緊跟部署集中學、聯系實際重點學、辦班培訓普遍學”四學模式,把學習引向深入。領會精神實質,用思想武裝指導關心下一代工作,推進工作的落實,抓住了工作的根本,關心下一代工作始終走在全省的前列。
二是大興安嶺地區關心下一代工作抓住了關鍵。始終堅持黨建帶關建,堅持黨建引領。地委書記、地委副書記親自聽取工作匯報,并深入地區關工委對關心下一代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調研,對關工委工作,特別是在地區公檢法司和老干部服務中心建立關工組織給于肯定,并強調要進一步落實好中央《意見》和省委《細則》的要求。各級黨委、政府要把關心下一代工作擺上重要日程,抓實抓好抓出成效。
三是大興安嶺地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堅持頂層設計。在“兩站兩室”建設中,試點先行,建設有序,推進力度大。地區關工委在地委的大力支持下,推出了1+4+N的創建模式,與地委政法委聯合下發了《大興安嶺地區“兩站兩室”建設工作方案》;與公檢法司部門分別出臺了發揮基層退休干警作用的意見,實現了從城鎮到鄉村,從教育到學校,從機關到部門,從國企到民營全覆蓋。
四是地企共建推動了關心下一代工作高質量發展。大興安嶺地區關工委認真貫徹全國企業關工委會議精神,結合林區實際,地企協同共建,把關工組織延伸到基層,特別是在林業集團公司建立關工組織,闖出了一條新路,林企共建,打造了“班子建設1+1,提高了共建的組織力、工作部署1+1,提高了共建的執行力、理論培訓1+1,提高了共建的學習力、品牌創建1+1,提高了共建的創新力、考核表彰1+1,提高了共建的吸引力”,實現了1+1>2的工作成效,有95%的關工組織達到了“五好”標準,高于全省平均值。
五是大興安嶺地區關心下一代工作有聲有色亮點分呈。新林區華羅庚林業情懷紀念館、地區航空護林站中國民航科普教育基地、漠河市極地體驗館被省關工委命名為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放學來吧”“紅旗紅少年課堂”“鄉里紅農家書吧”和“兩創”活動,先后被省關工委評為全省工作品牌,在他們的影響和帶動下,形成了新林“孫金福”“五老”家庭工作室;塔河“森林之聲”“五老”合唱團;加區“云飛工作室”“金鑰匙驛站”“一畝三分地,蹲苗試驗田”“農村大講堂”;呼瑪縣鄂族鄉“桃芳工作室”、正旗邊境派出所關愛工作站“瀛月工作室”;地區老年大學“夕陽紅”“五老”宣傳隊等工作品牌矩陣,發揮了蝴蝶效應,有力地推動了關心下一代工作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孫大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