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青少年黨史學習月”活動,已經連續開展了3年。三年來,黑龍江省黑河市各級關工組織牢牢把握這一歷史機遇,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每個“黨史活動月”的開展,市關工委事前發出通知,提出要求;事中相對集中開展豐富多彩活動;事后及時總結通報,交流互鑒。并適時提出常態化開展活動意見。相對集中的活動有聲有色,常態化開展的活動有板有眼。主要是堅持“四個推動”,開展“四項活動”。
“四個推動”。一是推動大思政課建設。各地關工委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思政課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分析新形勢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點,研究“五老”參與思政課教育的具體措施。嫩江市關工委結合“青少年黨史學習月”活動,舉辦“五老”“紅色思政大講堂”,各校每季度請“五老”組織一次大型傳承紅色基因講座,各班每學期請“五老”講一堂思政教育課。今年6月5日,北安市委書記李華帶領市關工委、團市委、教體局負責同志深入北安市第一中學調研大思政課建設情況,就推進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提出具體要求。北安市關工委動員原市政協主席曾凡臣等4名“五老”編寫了《有閃光點的北安人》《北安老區史》《小學生思政課讀本》等7部紅色教材,供中小學思政課選用。
二是推動紅色精神宣講。在全市第二屆“青少年黨史學習月”中,各中小學開展“紅色故事宣講”“紅色經典誦讀”“紅色文藝展演”“紅色主題教育”“紅色基地研學”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此后一年來,全市74個思想道德教育宣講團共作報告313場,受教育青少年6.2萬人。遜克縣關工委從2022年開始就組織105名“五老”和120名青少年組成報告團,深入到全縣13所中小學開展以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為內容的“百種精神進校園”宣講活動,做到師生全覆蓋。今年以來,他們落實全國關工委宣講“萬人計劃”。40名“五老”經過統一培訓,認真準備講課提綱,開展“百場愛國主義宣講”活動。“五老”宣講團報告會“全線講”,深入村屯、學校、企業“一線講”,制作視頻“在線講”。目前已宣講21場,準備“八一”之前宣講55場。縣關工委網宣辦制作“五星紅旗,我為你驕傲”“新中國最小的革命烈士——小蘿卜頭宋振中”等微講座10個向全縣推送,提高了紅色精神傳播的廣度和深度。北安市“五老”報告團成員明寶源每月一課線上開辦“明爺爺”講堂,講述北安市籍志愿軍抗美援朝故事,3月以來舉辦3場,有400多名學生收看。近日,嫩江市教體局關工委、黑寶山學校關工小組舉辦第三屆黨史宣講活動,“五老”教師宣講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全校120余名師生參加。
三是推動紅色基因傳承。各級關工組織注重挖掘本地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傳承延安精神。1945年延安干部團195人徒步從延安走到北安創建紅色政權,帶來延安精神。北安市關工委配合市委“從延安到北安黨史教育”活動,12名“五老”宣講38場,受教育青少年3萬余人次;3名“五老”參加尋訪團并寫出80余萬字的紅色書籍;教育關工委組織各校2萬名中小學生參觀“黑龍江省工委舊址陳列館”;和平小學安排33名師生開啟從“北安到延安”研學行走課堂。傳承抗聯精神。抗聯第三路軍曾活躍在黑河部分縣、市,留下了許多英雄故事。五大連池市關工委在全市各中小學開展以弘揚抗聯精神為題的“六個一”活動:聆聽一個紅色故事,召開一次主題班會,舉行一次現場宣誓,誦讀一段英雄史料,觀看一部革命影片,參觀一次場景體驗。近日,他們組織各中小學的8125名紅領巾小講解員開展“抗聯故事我來講”活動,并將其中46個優秀作品制成視頻,向各中小學推送,組織廣大師生收看。傳承北大荒精神。黑河境內有兩個農墾分公司、23個墾區農場,是“北大荒精神”重要發源地。嫩江市關工委同九三分公司關工委合作,建立6處北大荒精神教育實踐基地,組織20多批次中小學生參觀“九三博物館”,考察九三綠色產業科技園,實地體驗老墾荒人和知識青年的艱苦奮斗精神和改革開放40多年為墾區帶來的巨大變化。“五老”報告團深入學校,宣講“北大荒人”的創業史;組織學生閱讀《九三人的故事》《北大荒史詩》《黑土流年》等書籍。黑河市第九中學組織學生開展模擬開墾荒地、農業勞作體驗等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身感受北大荒建設者的艱辛和奮斗。傳承革命先烈精神。黑河市有638名烈士英勇犧牲,留有36處紀念設施。各學校利用各種紀念日時間節點,舉辦各種老少互動活動,如清明祭掃、六一宣誓、“930”烈士紀念日征文演講等,繼承烈士遺志,爭做時代新人。在以原抗聯第三路軍政委李兆麟和黑河紅色政權第一任軍分區司令王肅命名的北安市兆麟小學和黑河市王肅小學,以傳承兆麟精神和王肅精神為主要內容,堅持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王肅小學把6月12日王肅犧牲日定為感恩節,每年這一天組織學生到王肅烈士墓前舉行新生入隊儀式。
四是推動“游基地 學黨史”開展。利用全市189個關工委教育實踐基地,組織5萬多名青少年“游基地、學黨史”,網上瀏覽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愛輝區關工委創建“璦琿小將軍”研學營,建營以來共培訓中小學生43期,5300余人。五大連池關工委組織中小學生分批分期到朝陽山東北抗聯教學基地、東北抗聯博物館五大連池分館、青山烈士陵園、龍鎮“紅燈記”故事原型地,開展特色研學活動20余次,參與學生3000余人次。
開展四項活動。一是“中華魂”主題讀書教育活動。豐富讀書內容,擴大參考書范圍,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30周年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以及《光榮夢想:毛澤東人生七日談》《毛澤東傳》等列入讀書目錄;活化讀書形式,開展老少共讀、家校共讀、親子共讀活動。截至6月份,全市共訂閱讀本2.04萬冊,開展活動616場,7.5萬名中小學生參與其中。以“毛澤東偉大精神品格”為主題開展征文活動,共收到征文3973篇,其中40篇分獲一、二、三等獎;在毛澤東誕辰130周年紀念活動中,廣大師生“故事分享講偉人”“主題教育敬偉人”“唱響紅歌頌偉人”“觀看影視憶偉人”“書法繪畫念偉人”,讓毛澤東的崇高精神風范在廣大師生腦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二是“十小明星”評選活動。去年全市共評選出校級2712名、縣級245名、市級10名。對評選確定的“十小明星”,召開大會予以表彰,通過報告會、校園宣傳陣地、小記者撰寫稿件等形式宣傳,擴大評選效果。市教育局關工委結合“十小明星”評選活動組織15所學校586名學生參加“爭做時代新人”手繪明信片大賽。黑河三中武文嶠同學作品被評為一等獎,被授予市級“特長小明星”。
三是勞模工匠精神進校園活動。全市有36名勞模工匠進校園為師生作報告66場,3萬余名師生受到教育。嫩江市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自來水公司老工人范玉璽、五大連池市省勞動模范、供電分公司安全總監丁磊都進入校園宣講勞模工匠精神。不少學校創造條件,開辟勞動教育基地,組織勞動實踐活動。全市有378名“五老”擔任勞動課輔導員,開展校內外勞動教育實踐課513次,參與青少年6.8萬余人。
四是“科技引領未來”活動。五大連池風景區利用關工委教育實踐基地地質公園博物館,組織200多名學生開展“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主題世界地球日活動。孫吳縣教育關工委會同縣科技館,舉辦第六屆“少年科技節”,開展肩扛水火箭發射、熱氣球升空、3D打印筆創業繪畫等12項活動;會同縣科協組織了全縣中小學生第三屆機器人大賽,51名無人機競賽選手,24名智慧物流選手進入決賽。去年8月參加中國電子學會主辦的全國青少年信息大賽,董旭、任家興獲無人飛行器比賽三等獎,宋宇軒、韓芳獲智慧物流挑戰賽一等獎。
責任編輯:蔡星雨